不要忘记使命,牢记委托,加快“一岛两窗三区”建设
台湾海峡网9月26日讯——据福建新闻广播网fm1036报道,9月26日上午,福建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别新闻发布会在省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,主题为“不要忘记使命,记住并委托加快‘一岛两窗三区’建设”。
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委书记陈善光发布新闻稿,介绍平潭对外开放发展的成就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实验区党委副书记、管委会主任林文瑶、实验区党委委员、管委会副主任蔡福勇出席并回答了记者提问。
识别下图中的二维码,并观看现场广播评论。
ψψψ
平潭,简称“海坛”或“兰”,是福建的第一大岛,也是全国第五大岛。它有126个岛屿和702个岩石暗礁,被称为“一千个暗礁和一百个小岛”。
在新闻发布会上,陈善光用五句话总结了平潭的特色:
1“靠近”台湾
平潭距离台湾新竹只有68海里,是大陆上离台湾最近的地方。在人们的风俗习惯、宗教信仰、民间艺术等方面与台湾有高度的同质性。
2资源“奇数”
平潭海岸线全长408.7公里,占福建海岸线的15%。拥有独特的丫蛋沿海地貌和“冷锋石”地貌资源,以及石牌海洋、海坛天参等八个国家一级风景名胜区。
菩提树岩
海神
1994年被授予“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”称号,2006年被授予第一批国家自然遗产,特别是海滨沙滩总长70公里。它被称为“世界上最好的海滩,拥有世界上最高的海水侵蚀地貌”和“东方夏威夷”。它是仅次于海南的第二个国际旅游岛。
仙井风景区
潭南湾
3文化“长”
早在7000年前,祖先就住在那里。柯丘托文化遗址是福建省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,也是太平洋南岛语系的发源地。平潭海坛海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唯一去处。它拥有世界级的水下文物资源,是古代沉船最密集的地区。其中,“碗礁一号”古沉船在康熙时期沉入平潭水域,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。平潭石厝住宅是沿海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,被誉为“海岛建筑活化石”。
北港石厝
4行业“特殊”
勤劳勇敢的平潭人民通过“用锤子敲打世界”获得了“隧道之乡”的美誉。有了“海底一桨”,全国的“海洋县”就形成了。据不完全统计,平潭人承担的隧道工程占全国总数的75%以上。现有1000多艘运输船,总运力1100万吨,占全国总量的近20%。
海运
5个“新”任务
2009年7月,为了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的决定和部署,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决定建立平潭综合实验区。
2011年11月,国务院批准了《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》,平潭开放发展成为国家战略。
2015年4月,国务院批准福建“自由贸易区总体规划”,平潭区成立。
2016年8月,国务院批准了《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》。
因此,平潭拥有独特的“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旅游岛”三大重叠优势。
金京湾商业运营中心
2018年《人民日报》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文章这样评论道:“小刚破冰,深圳试水,浦东突破海关,平潭汹涌,前海开发,熊安起航..."
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,平潭人最引以为豪的是Xi深厚的平潭情结。在福建工作期间,他去过这个岛20次。在中央政府工作后,他仍然深深地依恋着平潭,并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,要求“平潭在两岸交流和对外开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,为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创造新的载体,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新的贡献。”2014年11月1日,Xi总书记第21次访问平潭,亲自绘制了“一岛两窗三区”的战略蓝图,指明了前进的方向,为平潭的开放和发展提供了基本指导。
新中国成立70年来,在党中央、国务院、省委、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平潭广大干部群众架起了引水桥梁,为港口建设铺平了道路,培育了海洋、牧草和鱼类,促进了工业建设。这些都为平潭从贫困走向全面小康、从浪费走向繁荣走向多元化发展铺平了道路。
谈论变化让数据“说话”
图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平潭的成就。